NEWS
最新消息
2001. 01. 18
今周刊
老上海 老情歌 老樂團

民初的上海是霓虹閃爍的繁華都市,是異國情調的城市代表,就市民娛樂而言,不論在飯店舞廳或咖啡館,爵士樂都是最重要的精神裝潢。當年的百樂門舞廳,即因為豪華舞池吸引賓客流連忘返,而穿梭大街小巷的三輪車或舊式轎車上,衣冠楚楚的紳士與嬌媚名媛淑女,所構成的熙攘場景,則造就出上海夜夜笙歌的形象。

日前應聯聚和平文教基金會來台演出的「老上海和平爵士樂團」,代表的即是租界時代的上海。提及上海人對爵士樂的熱愛其來有自,一九二三年,一位美國人在上海設立了中國第一座無線廣播電台,開播日所播出的內容是孫中山先生的「和平統一宣言」,當晚也播出兩支外國樂團在上海飯店演奏爵士樂的現場實況,這種當年在全球都算時髦的音樂,透過當時總共五百多部的收音機流入聽眾耳朵,此後多年,上海人對爵士樂彷彿也一直保有特殊的興趣和情感。

從舞曲到柔情樂 支支動聽

這六位平均年齡七十二歲的爵士樂手,年輕時就互相認識,在三、四○年代民生尚不富裕的中國,他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買樂器、學音樂,之後在上海各大舞廳演奏,看盡上流社會裡的達官貴人極盡奢華、紙醉金迷的一面。

中共統治大陸後,上海的繁華逐漸褪去,所有的聲色場所被官方禁止營業,這幾名樂師於是分別考進中共文化單位底下的交響樂團,在官方的安排下開始國內外巡迴演出,由於演出行程緊湊,他們的日子過得充實忙碌,也沒有時間懷念過去的光鮮亮麗。

一九八○年,中共開始著手改革開放計畫,外國人、外來資訊又慢慢群聚上海,官方的交響樂團也開始受邀到各大飯店表演,現任老年爵士樂團團長的周萬榮,當時看到整個上海似乎漸漸重拾三○年代的繁華,認為改革開放後,爵士樂一定會再受歡迎,於是退休後應和平飯店總經理的邀請,把當年的老朋友找來,正式組員成立「老年和平爵士樂團」,在和平飯店「英國鄉村酒吧」駐場表演至今。

「老年爵士樂團」保留了五百多首歐美三四○年代的古典名曲,每首都具有濃郁的懷舊風格,表演時沒有指揮,全靠團員彼此的默契和幾十年的演奏經驗,從節奏強勁的︿西班牙鬥牛士﹀舞曲到柔情的︿ My Heart Belongs to Daddy ﹀,都是他們拿手的曲目。此外,若有國家元首到場或觀眾要求,樂團還能即興編曲。樂團裡演奏薩克斯風的孫繼斌說,剛開始表演時非常不習慣,過去在舞廳演奏的情景,經過幾十年,早已被淡忘,一、兩個月才慢慢回憶起當時面對觀眾的感覺。

柯林頓還想和樂團同台合奏

就像和平飯店有數以萬計的老客人,「老年爵士樂團」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樂迷,寫信、合照、送樂器,十年前來聽歌,十年後又來捧場,已是稀鬆平常。曾經有位美國政要來聽歌,還打了塊金牌給樂團,幾個團員趕緊把金牌上交飯店。

二十年來,該樂團已成為上海市的活景點,每次有觀光團到上海,必會前往和平飯店欣賞老年爵士樂團的演出。有的人到那裡重溫昔日上海繁華熱鬧的氣氛;有的純粹去瞧瞧老樂手演奏的新鮮感,每晚座無虛席的小酒吧、舞池裡擠滿跳舞的男男女女,頗有當年夜生活的味道。

當晚若跳舞的人多,樂團會一直演奏同首曲子,其中不乏慕名而來的台灣同胞,今年已經八十一歲的樂團鼓手程岳強開心地說,「台灣同胞好熱情,我們表演完要回家,外頭的司機都等得不耐煩了,他們還一直拉著我拍照,不讓我走」。

該樂團也曾為各國知名人士演奏,如國際奧委會主委薩馬蘭奇、美國前總統卡特、大馬總理馬哈地等;高齡八十的義大利總統卡爾法羅得知樂團鼓手和他同年,開心地和他合影留念;中共總理朱鎔基召開國際市長會議曾邀該樂團演出;女作家陳香梅女士前往欣賞樂團演奏時,從第一支曲子跳到最後一曲還欲罷不能;而許多各國政要聆聽演奏時,常親自帶頭跳舞,一反平時拘謹的形象。當年柯林頓到上海時,原本要和樂團同台合奏,卻因樂團受邀到香港表演而無法實現,是樂團覺得遺憾的往事。

亞太會館「霞飛路八號」找回老上海風情

雖然「老年和平爵士樂團」成立至今已二十年,在國內外享有盛名,幾位團員還是比較喜歡當年在舞廳表演的感覺。孫繼斌說,現在年輕人愛聽重節奏的音樂,不愛聽這種強調旋律的曲子,而且以前都表演最新的曲子,和現在的氣氛完全不同。

上海有古稀之年的爵士樂手,台灣也有位年過半百的老歌手──林承光,人稱「老林」或「林老師」,是音樂圈內鼎鼎有名的老前輩。林承光出生上海,父親是職業樂師,因此從小耳濡目染十里洋場的氣派文化,並在父親的音樂薰陶下,走上了音樂一途,十六歲跟著部隊來台,展開他在軍樂隊的音樂生涯,以少校軍階退伍後,曾在台視樂隊待過,也在各大知名飯店駐唱,早期也曾擔任不少大牌的專輯伴奏。

目前林承光在亞太會館「霞飛路八號」餐廳駐唱,演唱上海黃金年代流行的歌曲,霞飛路是當年上海聚集最多夜總會、歌劇院的地方,王志剛、唐飛、沈慶京等政商人士是該餐廳的常客,許多有老上海情結的人,都是林老師的歌迷。透過林老師感性的鼻腔唱法,讓︿蘇州夜曲﹀等老歌多了點兒復古韻味,彷彿置身當年的上海。林承光說,經歷幾十年的變化,社會日趨多元,讓人回味起過往深刻的感情與形象,不過有些事不會改變,就像當年聽這些歌長大的少女,到現在還是會到他駐唱的地方捧場,聆聽她們年輕時代的歌曲。

無論是到和平飯店聽爵士樂,或是到霞飛路聽歌,對曾經看過上海風華年代的人而言,是種緬懷該年代的儀式,觀眾要的是從老樂手、老歌手身上找到昔日青春的蛛絲馬跡、回味成長的記憶,而這正是樂手們一再吸引老樂迷前往「朝聖」的原因。